首页
关于平台
组织架构
背景简介
主要工作
专家智库
政策法规
规章制度
管理办法
产品标准
平台服务
推广服务
管理服务
申报服务
会员申请
会员申请
会员服务
品牌活动
关键字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22-10-26]
·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全文) [22-10-18]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 [22-08-31]
· 农业农村部关于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公示 [22-08-29]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上半年批准地理标志产品 3 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 365 件 [22-07-14]
· 农业农村部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示 [22-04-25]
·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云端”启动 [22-04-2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统一”?一文读懂→ [22-04-12]
· 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 [22-03-25]
·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22-03-15]
关于平台
更多
组织架构
背景简介
主要工作
专家智库
平台通知
更多
12.31
·元旦放假通知
09.30
·中宇恒泰(北京)地理标科技有限公司全员恭祝您:2021年国庆节快乐!
02.05
·我们2021年春节放假啦。。。。。
09.30
·地标恒泰全体同仁恭祝您:国庆、中秋双节快乐!
合作机构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华北地区
中国华南地区
中国华中地区
中国华东地区
中国西北地区
地标培训
更多
12.20
·海南省知识产权局举办全省地理标志与商标品牌业务培训班
11.24
·河南省南阳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参加全国2022年地理标志、官方标志和特殊标志保护能力提升培训班
11.23
·浙江省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地理标志业务培训的通知
11.11
·2022年地理标志、官方标志和特殊标志保护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京举办
知识产权
更多
商标权
著作权
专利权
地理标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投诉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域品牌
>
县域经济
“懒庄稼”变“金疙瘩” 地理标志道地药材中江丹参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12-15 08:34:33 来源: 作者:
懒庄稼”变“金疙瘩” 地理标志道地药材中江丹参助力乡村振兴
12月9日,中江县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内,工作人员正在栽种道地药材丹参幼苗,争取尽早完成新一季的丹参栽种。
四川中江,是川药的重要产区之一,尤以地理标志道地药材丹参为甚。
以前,中江丹参是外出务工人员偏好的“懒庄稼”,回家过年时收,出门打工前又种,无人花费过多心思;现在,它是村民们口中的“金疙瘩”,产量高,价格优,助力当地村民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丹参在中江特殊生态环境下,分化发育形成的独特生态类型,鲜根砖红色,粗短肥厚,断面木心细小或无木心,2008年,中江丹参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江地标药材丹参酮ⅡA含量在0.2%-0.3%之间,丹酚酸B含量≥11.0%,药用有效成分含量高,是我国丹参的主要优质道地药材。”中江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谢显莉介绍说,在科研团队的协助下,中江地理标志道地药材丹参的品质将更上一层楼。
野生品种的“驯化”
中江丹参是土生土长的国家地标药材。
中江县石泉乡、集凤镇等地,多为丘陵及低山区,土壤以紫色土为主,速效磷和有效铁、锰、铜充足,特别适宜丹参的生长。
1997年,中江县农业局工作人员走遍所有山头,开展为期3年的丹参资源搜集工作,通过生长形态、根条色泽、木心大小等方面的区分,共集得17个品类的野生丹参。经培育,比较不同品类的药效稳定性与产量稳定性,最终确定早期的中江丹参资源谱。
目前,中江的地理标志道地药材丹参主要分为大叶型丹参、小叶型丹参和野生型丹参三大类。与其他产地的丹参相比,具有粗短肥厚,质地较脆,断面木心细小或无木心等特点。
“中江丹参酮ⅡA含量在0.2%-0.3%之间,丹酚酸B含量≥11.0%,药用有效成分含量高,是我国丹参的主要优质道地药材。”谢显莉说。
“懒庄稼”化身“金疙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江丹参多为粗放型种植,平均亩产80到100公斤,且常因品相差而销售受阻。
2008年,中江丹参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之后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中江立足本土天然优势,大力发展中江丹参、中江芍药等中药材种植,同步打造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道地中药材研发中心,协同研发企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不断擦亮农业产业金字招牌。
中江县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内,多采用地膜覆盖、小厢垄作的方式进行丹参种植,提高成苗率,留足根条生长空间。同时,增设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土地墒情,设置用肥、用水对照实验组观察叶片变化,持续改善丹参的生长环境。
2020年,中江全县丹参种植面积4.65万亩,产值达2.57亿元。
此外,该园区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联农带农,建立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集体反哺得股金、订单生产赚现金,委托经营赚酬金的“五金”利益联结机制,助力村民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
由于长期人工栽培选育,中江地理标志道地药材丹参在植物形态和生长特征上出现了一些独特现象,均表现出开花不结实的生长特征,只能以根条做“种子”,进行无性繁殖。
相比于种子繁殖,无性繁殖的中江丹参具有变异性较小、遗传性状稳定、繁殖速度快、提前形成产量等优点,但每1亩地需要200公斤丹参成品做“种子”,成本非常高。同时,长时间的无性繁殖,将会造成品种抗病虫害能力弱,最终造成该品种退化。
为解决品种退化的问题,2018年,专家大院在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种苗繁育基地落成,致力于探索一种脱毒种苗培育及繁殖技术,保障中江地理标志道地药材丹参的产品质量,同时,帮助农户进一步节约成本。
谢显莉表示,目前,中江县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正联合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对中江地理标志道地药材丹参的繁殖技术进行研究,助力该产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