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平台
组织架构
背景简介
主要工作
专家智库
政策法规
规章制度
管理办法
产品标准
平台服务
推广服务
管理服务
申报服务
会员申请
会员申请
会员服务
品牌活动
关键字
· 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统一”?一文读懂→ [22-04-12]
· 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 [22-03-25]
·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22-03-15]
· 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 [21-12-29]
· 中华地理标志文化传承人认定工作启动 [21-11-22]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加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全球推介。 [21-09-24]
·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公布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的通知 [21-08-31]
· 刘平:打造“三品一标”农业公共品牌的六个着力点 [21-08-02]
· 唐仁健:聚焦乡村产业、乡村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培育特色产品和知名品牌 [21-07-20]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发展典型案例征集的通知 [21-07-06]
关于平台
更多
组织架构
背景简介
主要工作
专家智库
平台通知
更多
12.31
·元旦放假通知
09.30
·中宇恒泰(北京)地理标科技有限公司全员恭祝您:2021年国庆节快乐!
02.05
·我们2021年春节放假啦。。。。。
09.30
·地标恒泰全体同仁恭祝您:国庆、中秋双节快乐!
合作机构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华北地区
中国华南地区
中国华中地区
中国华东地区
中国西北地区
地标培训
更多
12.14
·云南省农科院在临沧市开展地理标志培育科技服务州市行活动
11.29
·广西南宁武鸣区举办2021年知识产权执法暨运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
11.22
·湖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暨农产品地理标志核查员培训班在荆州成功举办
11.18
·广东省江门市(县区)党政领导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暨岭南中药材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保护培训班开班啦
知识产权
更多
商标权
著作权
专利权
地理标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投诉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域品牌
>
城市名片
河南“潢川州姜”获批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时间:2022-04-13 08:38:11 来源: 作者: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2年第1782期《商标公告》,“潢川州姜”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成功注册,这是继2019年“潢川甲鱼”之后潢川县第二个成功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潢川州姜历史积淀深厚。潢川州姜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贞观年间已经开始栽种,至今已长达一千多年,潢川古称光州,故所产生姜称为“州姜”。由于潢川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质,农民有传统种植州姜的习惯。
目前全县州姜连片种植2000余亩,分散种植3000余亩。其生长的姜被誉为“一绝”,自唐代以来,一直闻名于全国,其除具备一般生姜的功能外,还有其它生姜所不具有的独特品性,具备“皮簿、肉嫩、内瓤呈菊花状而无筋,色正味浓,久贮不易变质”。这就有了那句在潢川县家喻户晓的歇后语:潢川卜塔集的州姜——无丝(无私)。
潢川州姜获奖荣誉众多。据史料记载,1915年卜塔集的“州姜”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奖。1982年信阳科委将“州姜”列入重点科研项目,进行高产优质栽培,1986年又列入《河南省资料选编》的重要篇章。州姜内含一般生姜不能比拟的三项最重要理化指标,即超高的姜辣素、挥发油含量和极低的总灰分含量,州姜的特性、品质和功能都优于普通姜。
2020年潢川县成立了潢川州姜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领导小组,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潢川州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目前已发布并实施了《潢川州姜》信阳市地方标准,正在积极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潢川州姜》河南省地方标准。
潢川州姜文化价值凸显。潢川县是“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和“中国花木之乡”。卜塔集镇以种植花木闻名,而卜塔集的花前树下,还种着另外一种“金疙瘩”——州姜。花农们会把州姜种在花田里,充分利用花树间的空闲土地,州姜既不影响花树的生长,花树还可以为州姜起到遮阴的效果。
潢川州姜历来是全国知名特色产品,其姜味浓香、口感上佳、无姜丝,是日常生活中必备优质农产品。潢川州姜独特的品质得益于潢川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潢川州姜也借助潢川县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而广为流传。潢川州姜产品不仅极具食用、药用、文化价值,其副产品有巨大的开发潜质,州姜产品也成为了乡愁记忆与家乡情结的文化传承和情感纽带。为宣传推广潢川州姜,潢川县连续举办了三届规模宏大的州姜文化节,并邀请政府领导和各界人士代言,深度挖掘了州姜文化品牌和文化内涵。
“潢川州姜”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将为继续打造“潢川州姜”全国知名品牌,促进州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