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平台
组织架构
背景简介
主要工作
专家智库
政策法规
规章制度
管理办法
产品标准
平台服务
推广服务
管理服务
申报服务
会员申请
会员申请
会员服务
品牌活动
关键字
· 国家乡村振兴局:做好2023年工作要把握好五个方面的要求 [23-02-03]
· 习近平: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2-12-21]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22-10-26]
·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全文) [22-10-18]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 [22-08-31]
· 农业农村部关于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公示 [22-08-29]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上半年批准地理标志产品 3 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 365 件 [22-07-14]
· 农业农村部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示 [22-04-25]
·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云端”启动 [22-04-2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统一”?一文读懂→ [22-04-12]
关于平台
更多
组织架构
背景简介
主要工作
专家智库
平台通知
更多
12.31
·元旦放假通知
09.30
·中宇恒泰(北京)地理标科技有限公司全员恭祝您:2021年国庆节快乐!
02.05
·我们2021年春节放假啦。。。。。
09.30
·地标恒泰全体同仁恭祝您:国庆、中秋双节快乐!
合作机构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华北地区
中国华南地区
中国华中地区
中国华东地区
中国西北地区
地标培训
更多
10.25
·湖南省双峰县成功举办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
10.09
·2023年徐州地理标志运用实务专题培训成功举办
09.21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地理标志集中宣传培训会
08.31
·广西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举办推动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
知识产权
更多
商标权
著作权
专利权
地理标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投诉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中欧地理标志产品清单持续扩容,为中欧经贸注入新动力
时间:2023-10-16 08:44:07 来源: 作者:
在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2023年9月22日,中国欧盟协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在苏州共同主办了以“积极开展中欧地标务实合作,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和农业合作高水平发展”为主题的“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论坛”,旨在通过推动保护地理标志,促进中欧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地标产品清单持续扩容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定义,地理标志是指在具有特定地理来源并因该来源而拥有某些品质或声誉的产品而使用的一种标志。从2011年中欧启动协定谈判开始,《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历经近9年22轮正式谈判、上百次非正式磋商,于2020年9月正式签署。2021年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正式生效,成为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保护双边协定。
记者在论坛上获悉,目前,中欧双方共有近200个地标产品在《协定》的首批产品目录中,其中中国有100个、欧盟有96个。中国的南京盐水鸭、兴化香葱、镇江陈醋、凤凰单丛茶、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欧洲的爱尔兰威士忌、巴伐利亚啤酒、帕尔玛火腿、马吉那山脉橄榄油等已都被《协定》纳入地标产品清单中。
随着中欧地理标志合作走实走深,第二批申报目录也正在推进互认互保程序,包括175个产品。欧盟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国际关系司司长、《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欧盟首席代表克拉克透露,相关程序预计2025年3月完成。
加强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多位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中欧专家和相关从业者称,《协定》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它的生效为中欧经贸关系注入“新动力”,并惠及双方企业和消费者。
在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宋敬武看来,地理标志合作实际上是中欧经贸合作的晴雨表。300多个产品被纳入地标产品清单反映了中欧之间强烈的合作愿望,体现了中欧经贸关系向好的趋势。《协定》签署生效后,地标产品在双边贸易,特别是欧盟对华出口方面有所增加。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欧盟协会会长刘奇葆也认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中欧之间近年来签署生效的首个重大贸易协定,为中欧地标提供了数量多、范围宽、水平高、待遇好的保护和法律保障。不仅在推动中欧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而且还有利于保护传承中欧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对外开放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中欧双方坚持开展自由和开放贸易,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制和共同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
克拉克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协定》的政治重要性甚至超过商业重要性,象征着欧洲和中国可以作为伙伴共同努力,增进相互了解,发展双边农业贸易。
中欧“双向奔赴”
两年多来,中欧有关各方积极合作,在中欧地标合作机制建设、中欧地标产品宣介、推广和保护等方面做了许多实事。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履行地理标志高水平保护国际义务,严厉打击地理标志假冒行为,查处了涉及列入清单的波尔多葡萄酒、慕尼黑啤酒等侵权违法案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专门立法,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将纳入中欧清单的地理标志产品作为重点,推进地理标志高标准管理、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产地真实、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地理标志产地溯源机制。
法国驻华使馆农业参赞周佳阳(Jo Cadilhon)介绍道,法国有完善的认证管理体系,每一个地标产品的质量都会得到保障。首先,要生产地标产品,相会企业需要获得相应的资质,相关协会会检查生产环境和生产资质,并形成报告,确保商家遵守规则。其次,企业协会也会专门成立一个工作组,针对产品形成科学的配方,并确保所有的商家都按规范生产、加工、销售。最后,生产者、加工者和分销者也被要求进行自我管理,严格遵守相应监管法规。通过这样的方式,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地标产品。
此次论坛推动了中欧进一步深化地标产品合作。具体来看,此次论坛议题包括:《协定》的意义和第二批列入目录产品的申报审批工作;地标产品的传承、创新和培育;产品的商标与地理标志及其保护;《协定》目录产品传播、推广的经验;《协定》对推动中欧城市友好交流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协定》目录中方产品如何进入欧盟市场;中国进口平台助力《协定》欧方产品在华销售推广;欧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列入中欧地标产品目录的中欧方产品经验分享。
协定范围或将再扩大
《协定》的价值越来越被欧洲各界认可。国际行动理事会主席、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表示,爱尔兰积极推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签署、执行和实施,他感到非常高兴。在埃亨看来,这是一个平衡的、高水平的、互利共赢的协议,将为中欧企业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和欧盟,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同时,这也将为双方人民带来实惠,符合中欧双方经济、社会和人民的福祉。
塞浦路斯驻华大使玛夫罗玛蒂也表示,《中欧地标协定》将使欧中双方对各类地理标志产品实施更好保护,其生效落实有利于欧洲知名产品在中国市场推广,也让欧洲人更容易买到正宗中国商品,促进双方经贸交流。
在克拉克看来,中欧地标产品的互认互保也是推动农村发展、助力乡村建设的方式之一。他告诉《环球时报》,中国和欧洲都面临着振兴农村地区的挑战:农民收入低,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欧洲可以借鉴中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与中国开展合作,共同克服这一挑战。
克拉克透露,目前《协定》进展良好,地理标志产品方面的双向贸易也在不断增加,未来有望更进一步拓展《协定》,保护其他350项地理标志产品,希望中欧能进一步保护和推广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