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平台
组织架构
背景简介
主要工作
专家智库
政策法规
规章制度
管理办法
产品标准
平台服务
推广服务
管理服务
申报服务
会员申请
会员申请
会员服务
品牌活动
关键字
· 国家乡村振兴局:做好2023年工作要把握好五个方面的要求 [23-02-03]
· 习近平: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2-12-21]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22-10-26]
·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全文) [22-10-18]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 [22-08-31]
· 农业农村部关于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公示 [22-08-29]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上半年批准地理标志产品 3 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 365 件 [22-07-14]
· 农业农村部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示 [22-04-25]
·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云端”启动 [22-04-2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统一”?一文读懂→ [22-04-12]
关于平台
更多
组织架构
背景简介
主要工作
专家智库
平台通知
更多
12.31
·元旦放假通知
09.30
·中宇恒泰(北京)地理标科技有限公司全员恭祝您:2021年国庆节快乐!
02.05
·我们2021年春节放假啦。。。。。
09.30
·地标恒泰全体同仁恭祝您:国庆、中秋双节快乐!
合作机构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华北地区
中国华南地区
中国华中地区
中国华东地区
中国西北地区
地标培训
更多
07.19
·2023年广西梧州市地理标志专题培训班圆满举办
07.14
·2023年第二期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暨特质农品品管品审专题培训班在西藏林芝举办
07.12
·海南省知识产权局举办2023年全省地理标志与商标品牌业务培训班
06.13
·2023年全国农产品“三品一标”培训班在广东江门举办
知识产权
更多
商标权
著作权
专利权
地理标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投诉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两年了,效果如何?
时间:2023-07-10 20:00:15 来源: 作者:
2020年12月30日,谈判多年的《中欧投资协定》正式完成起草过程,本将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更上一层楼”,但遭到了美方的诋毁反对。受美国主导炒作的所谓“人权”议题影响,这一协议最终未能得到通过,欧盟宣布该协议目前处于“冻结”状态,破灭了中欧友好人士的期望。
当时,各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中欧投资协定》上。不过,中国与欧盟其实在同一时期“低调地”取得了显著的贸易突破。
2020年9月,双方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协议于2021年3月生效。协定文本共14条,对地理标志——即俗称的“地区特产”——设定高保护规则,并在附录中纳入双方各275项具有各自地区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这个协议,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协定。
据中国商务部介绍,该协定可以有效阻止假冒地理标志产品进入到彼此市场,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协定。这是中欧之间首次大规模互认对方的地理标志,总数超过500个,都是双方久负盛名、家喻户晓的地理标志。双方纳入协定保护的地理标志不仅可在对方获得高水平的保护,还可使用对方的地理标志官方标志,有利于相关产品有效开拓市场。
双方均表示,中欧两地都有着丰富的烹饪和文化传统,该协定为双方带来贸易互惠,并为消费者带来有质量保证的优质正宗产品。
在6月22日举办的中国驻希腊大使馆开放日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活力 机遇”主题招待会上,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简称“中欧协会”)邀请中希等国30多家地理标志企业进行产品展出,包括希腊的乌佐茴香酒、菲达奶酪、希俄斯乳香等产品,以及中国的金华火腿、烟台苹果、赣南脐橙等产品。
招待会上的中欧地理标志展览
招待会上,为展现两国人文交流成果,湖北武当武术团和希腊武术学院学生进行的武术表演,也赢得出席嘉宾的一致好评。
招待会现场照
2022年,泸州举办了首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并将于今年9月19日在此举办第二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论坛。中欧协会人士向笔者介绍,这次来到欧洲的目的之一是向欧洲人士推荐这个展会,希望各方能踊跃参加这次博览会和展会,也希望这些产品未来不止可以在贸易上发挥作用,同时也能给乡村振兴赋能,给更多大学生回乡创业找到新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签署,中欧农产品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在协议生效前的2020年达到300亿美元,2021年,双边农产品贸易继续增长11.1%,2022年上半年,中欧双边的茶叶、啤酒、苹果、酪乳贸易分别增长了54%、21%、69%和56%。
商务部认为,这一协议提升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知名度,希望企业和地方能够充分利用协定带来的机遇,扩大出口。在协议的帮衬下,双边贸易规模由2020年的5900亿欧元,猛增至2022年的8600亿欧元。
商务部2020年表示,协定还将为欧盟优质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充分保护,消除欧盟生产商的后顾之忧,使其放心地向我国出口,使我国消费者能吃到、用上更多欧盟优质产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过,双边贸易从2020年至2022年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对外出口规模的增长,而欧盟对华贸易规模则基本保持停滞状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认为,这一状况可能助长欧盟内部的反华声音,尤其是“中欧贸易只帮助中国出口,欧洲产业却没有好处”的说法。
中欧协会人士认为,欧盟现在对华出口已经很顺利了,要想推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也帮助欧洲获得更多的实惠,需通过更多推广工作,让中国的消费者认识到中欧地理标志产品。
而尽管中国对欧总体贸易规模在不断提升,但是《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本身在当地的“民间基础”也丞待提高。笔者走访了多个希腊与波兰当地超市,未找到任何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有的甚至没有中国食品,其中一家超市虽有“中国食品”货架,但是并没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当地AB超市中的“中国食品”货架上的“泰国制造”
中欧协会认为,要向提高人们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认识,首先应该提高特产原产地政府的认知,政府认知了才能大大的提高品牌打造与发展。为此,中欧协会自2021年举行了20多次百人以上规模的推广博览会,参与进博会、海南的消博会等展出推广,让更多人知道其重要性。
实际上,对于中国产商来说,《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最大意义或许在于国内销售。相关展出中重点罗列的赣南脐橙,在2021年间以621.85亿元的品牌价值稳居全国区域品牌水果类第一位,产量超150万吨。
在后疫情时代,随着双方人文交流全面复苏,双方地理标志贸易必将进一步拓展。笔者亲身体验,在烈日暴晒下游览了雅典卫城后,只想“躲进冰箱”,或许因此感觉此后在附近餐厅喝到当地产的冰镇樱桃汽水无比可口,随即下单一箱原装进口的汽水快递到国内。虽然这个汽水目前还不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范围内,但是足以证明,两边民间互动往来增加,必能加深文化与贸易互动。
未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将于2025年拓展保护的产品范围,包括中国的北京鸭、阳澄湖大闸蟹、泸州老窖酒、涪陵榨菜等,且将开始保护食品以外的地理标志产品,比如宣纸,同时将保护欧洲的马德拉酒、芬兰浆果利口酒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