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平台
组织架构
背景简介
主要工作
专家智库
政策法规
规章制度
管理办法
产品标准
平台服务
推广服务
管理服务
申报服务
会员申请
会员申请
会员服务
品牌活动
关键字
· 农业农村部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示 [22-04-25]
·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云端”启动 [22-04-2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统一”?一文读懂→ [22-04-12]
· 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 [22-03-25]
·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22-03-15]
· 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 [21-12-29]
· 中华地理标志文化传承人认定工作启动 [21-11-22]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加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全球推介。 [21-09-24]
·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公布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的通知 [21-08-31]
· 刘平:打造“三品一标”农业公共品牌的六个着力点 [21-08-02]
关于平台
更多
组织架构
背景简介
主要工作
专家智库
平台通知
更多
12.31
·元旦放假通知
09.30
·中宇恒泰(北京)地理标科技有限公司全员恭祝您:2021年国庆节快乐!
02.05
·我们2021年春节放假啦。。。。。
09.30
·地标恒泰全体同仁恭祝您:国庆、中秋双节快乐!
合作机构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华北地区
中国华南地区
中国华中地区
中国华东地区
中国西北地区
地标培训
更多
04.25
·河南省登封市召开地理标志培育工作会
12.14
·云南省农科院在临沧市开展地理标志培育科技服务州市行活动
11.29
·广西南宁武鸣区举办2021年知识产权执法暨运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
11.22
·湖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暨农产品地理标志核查员培训班在荆州成功举办
知识产权
更多
商标权
著作权
专利权
地理标志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投诉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地标动态
>
地标知识
中国质量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讲究策略方法
时间:2022-04-21 08:31:41 来源: 作者:
中国质量报:
地理标志产品
保护要讲究策略方法
外形美观、酸甜适口的“丹东99草莓”近几年走红市场,被称为“草莓界的爱马仕”。不过,人红是非多,现在网络销售的一些打着丹东草莓旗号的草莓,其实并非产自辽宁丹东。
据媒体报道,知名微博大V“滤镜粉碎机”前不久发布一段视频,揭开了一些电商水果卖家的草莓“调包术”:商家宣称售卖的是丹东草莓,实为以“分仓发货”的名义由江苏草莓代销商组织货源代发。对此,丹东草莓主产区政府部门表示,将对冒充丹东草莓销售的违法行为采取法律措施进行维权。江苏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已介入调查。
丹东草莓作为一种地理标志产品,因独具特色而受市场追捧,市场售价较高。便宜的草莓贴上丹东草莓的标签以高价出售,可以赚取更多利润。事实上,利用这一市场逻辑打擦边球赚取高额利润的商家并不少,受到侵害的地理标志产品也并非丹东草莓一家。陕西洛川苹果、江西赣南脐橙、宁夏中宁枸杞……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地理标志产品,都曾或正面临被人假冒仿制的困扰。
在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已被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之中。我国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主要有3个体系:一是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主导,以《商标法》为主要依据的“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保护体系;二是以市场监管总局为主导,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为主要依据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保护体系;三是以农业农村部为主导,以《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为主要依据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体系。实行地理标志专门保护制度,对提升特色产品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过,因为有“地理标志”4字加持可以带来巨大市场利润,假冒产品搭地理标志产品“顺风车”的现象一直很严重。地理标志产品遭侵权假冒,不仅会淆乱市场,损害产权拥有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也会对地理标志品牌本身造成伤害,贬损其市场价值。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迫在眉睫。
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不少地方进行了探索实践,并形成了有益的经验。自2005年起,江苏省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对阳澄湖大闸蟹实行产品保护,给阳澄湖大闸蟹戴上了防伪锁扣;自2015年起,黑龙江省五常市在所有五常大米包装上加贴标准印制的溯源防伪码;在辽宁省丹东草莓主产地东港市,当地相关部门和协会组织目前也开始应用溯源防伪码。
不过,通过采用科技手段进行防伪打假,虽可收一时一地之效,但难说治本。毕竟,防伪技术本身也是能够被破解和伪造的。而且,若拥有防伪技术者或有防伪要求者本身参与造假,所谓“防伪”就只能成为摆设和幌子。有媒体披露,市场上的假冒地理标志产品并非全都出自外地人之手,其中有不少为当地人所为。比如在苏州,有蟹商将并非产自阳澄湖的蟹偷运进来倒入阳澄湖,再捞上来冒充阳澄湖大闸蟹(俗称“洗澡蟹”“过水蟹”),这种假蟹也戴着防伪蟹扣,其他防伪措施也一应俱全,跟真蟹无异。文首提到的假冒丹东草莓,据悉有一些是经过丹东当地商家“授权”的,也就是说,丹东当地个别草莓商家并非简单的受害方,而是或多或少参与了造假。
由此可见,真正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做到位,关键还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加强执法监管。要在《商标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等法规基础上,出台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专门规章,明晰主体责任,加大处罚力度;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在完善行业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和生产标准把控、品质特色保障、品牌形象维护等各方面工作。行业组织要积极为地理标志产品农户和商家提供服务,让他们享受地理标志保护的便利,而不是借机向他们收取商标使用费等。同时,加大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让假冒侵权行为无所遁形。